`
weiyinchao88
  • 浏览: 1183168 次
文章分类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转载--大内高手—内存模型

 
阅读更多
大内高手—内存模型
了解linux的内存模型,或许不能让你大幅度提高编程能力,但是作为一个基本知识点应该熟悉。坐火车外出旅行时,即时你对沿途的地方一无所知,仍然可以到达目标地。但是你对整个路途都很比较清楚的话,每到一个站都知道自己在哪里,知道当地的风土人情,对比一下所见所想,旅程可能更有趣一些。
类似的,了解linux的内存模型,你知道每块内存,每个变量,在系统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这同样会让你心情愉快,知道这些,有时还会让你的生活轻更松些。看看变量的地址,你可以大致断定这是否是一个有效的地址。一个变量被破坏了,你可以大致推断谁是犯罪嫌疑人。
Linux的内存模型,一般为:
地址
作用
说明
>=0xc000 0000
内核虚拟存储器
用户代码不可见区域
<0xc000 0000
Stack(用户栈)
ESP指向栈顶
空闲内存
>=0x4000 0000
文件映射区
<0x4000 0000
空闲内存
Heap(运行时堆)
通过brk/sbrk系统调用扩大堆,向上增长。
.data、.bss(读写段)
从可执行文件中加载
>=0x0804 8000
.init、.text、.rodata(只读段)
从可执行文件中加载
<0x0804 8000
保留区域
很多书上都有类似的描述,本图取自于《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p603,略做修改。本图比较清析,很容易理解,但仍然有两点不足。下面补充说明一下:
1. 第一点是关于运行时堆的
为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先运行一个测试程序,并观察其结果:
#include <stdio.h>
intmain(intargc, char* argv[])
{
intfirst = 0;
int* p0 = malloc(1024);
int* p1 = malloc(1024 * 1024);
int* p2 = malloc(512 * 1024 * 1024 );
int* p3 = malloc(1024 * 1024 * 1024 );
printf("main=%p print=%p/n", main, printf);
printf("first=%p/n", &first);
printf("p0=%p p1=%p p2=%p p3=%p/n", p0, p1, p2, p3);
getchar();
return 0;
}
运行后,输出结果为:
main=0x8048404 print=0x8048324
first=0xbfcd1264
p0=0x9253008 p1=0xb7ec0008 p2=0x97ebf008 p3=0x57ebe008
l main和print两个函数是代码段(.text)的,其地址符合表一的描述。
l first是第一个临时变量,由于在first之前还有一些环境变量,它的值并非0xbfffffff,而是0xbfcd1264,这是正常的。
l p0是在堆中分配的,其地址小于0x4000 0000,这也是正常的。
l 但p1和p2也是在堆中分配的,而其地址竟大于0x4000 0000,与表一描述不符。
原因在于:运行时堆的位置与内存管理算法相关,也就是与malloc的实现相关。关于内存管理算法的问题,我们在后继文章中有详细描述,这里只作简要说明。在glibc实现的内存管理算法中,Malloc小块内存是在小于0x4000 0000的内存中分配的,通过brk/sbrk不断向上扩展,而分配大块内存,malloc直接通过系统调用mmap实现,分配得到的地址在文件映射区,所以其地址大于0x4000 0000。
从maps文件中可以清楚的看到一点:
00514000-00515000 r-xp 00514000 00:00 0
00624000-0063e000 r-xp 00000000 03:01 718192 /lib/ld-2.3.5.so
0063e000-0063f000 r-xp 00019000 03:01 718192 /lib/ld-2.3.5.so
0063f000-00640000 rwxp 0001a000 03:01 718192 /lib/ld-2.3.5.so
00642000-00766000 r-xp 00000000 03:01 718193 /lib/libc-2.3.5.so
00766000-00768000 r-xp 00124000 03:01 718193 /lib/libc-2.3.5.so
00768000-0076a000 rwxp 00126000 03:01 718193 /lib/libc-2.3.5.so
0076a000-0076c000 rwxp 0076a000 00:00 0
08048000-08049000 r-xp 00000000 03:01 1307138 /root/test/mem/t.exe
08049000-0804a000 rw-p 00000000 03:01 1307138 /root/test/mem/t.exe
09f5d000-09f7e000 rw-p 09f5d000 00:00 0 [heap]
57e2f000-b7f35000 rw-p 57e2f000 00:00 0
b7f44000-b7f45000 rw-p b7f44000 00:00 0
bfb2f000-bfb45000 rw-p bfb2f000 00:00 0 [stack]
2. 第二是关于多线程的。
现在的应用程序,多线程的居多。表一所描述的模型无法适用于多线程环境。按表一所述,程序最多拥有上G的栈空间,事实上,在多线程情况下,能用的栈空间是非常有限的。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再看另外一个测试:
#include <stdio.h>
#include <pthread.h>
void* thread_proc(void* param)
{
intfirst = 0;
int* p0 = malloc(1024);
int* p1 = malloc(1024 * 1024);
printf("(0x%x): first=%p/n", pthread_self(), &first);
printf("(0x%x): p0=%p p1=%p /n", pthread_self(), p0, p1);
return 0;
}
#define N 5
intmain(intargc, char* argv[])
{
intfirst = 0;
inti= 0;
void* ret = NULL;
pthread_t tid[N] = {0};
printf("first=%p/n", &first);
for(i = 0; i < N; i++)
{
pthread_create(tid+i, NULL, thread_proc, NULL);
}
for(i = 0; i < N; i++)
{
pthread_join(tid[i], &ret);
}
return 0;
}
运行后,输出结果为:
first=0xbfd3d35c
(0xb7f2cbb0): first=0xb7f2c454
(0xb7f2cbb0): p0=0x84d52d8 p1=0xb4c27008
(0xb752bbb0): first=0xb752b454
(0xb752bbb0): p0=0x84d56e0 p1=0xb4b26008
(0xb6b2abb0): first=0xb6b2a454
(0xb6b2abb0): p0=0x84d5ae8 p1=0xb4a25008
(0xb6129bb0): first=0xb6129454
(0xb6129bb0): p0=0x84d5ef0 p1=0xb4924008
(0xb5728bb0): first=0xb5728454
(0xb5728bb0): p0=0x84d62f8 p1=0xb7e2c008
我们看一下:
主线程与第一个线程的栈之间的距离:0xbfd3d35c - 0xb7f2c454=0x7e10f08=126M
第一个线程与第二个线程的栈之间的距离:0xb7f2c454 - 0xb752b454=0xa01000=10M
其它几个线程的栈之间距离均为10M。
也就是说,主线程的栈空间最大为126M,而普通线程的栈空间仅为10M,超这个范围就会造成栈溢出。
栈溢出的后果是比较严重的,或者出现Segmentation fault错误,或者出现莫名其妙的错误。


Trackback: http://tb.blog.csdn.net/TrackBack.aspx?PostId=814268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