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eiyinchao88
  • 浏览: 1183146 次
文章分类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IT职场人生系列

 
阅读更多

IT职场人生系列之一:序言及找谁占卜

本文是IT职场人生系列的第一篇。

时间流逝,渐渐从之前在公司里边的小弟变成大哥了,当年身边比我大的程序员们都不见了,既没有当领导也没有去创业,就这么消失了。

年轻的程序员或其他人也经常过来占卜未来,因为本人身世坎坷,所以非常不希望他们也走这么多弯路,所以特编写本系列文章。

序言将谈及在IT职场中如何占卜未来,之后的文章将包括:大学生活,找第一份工作,员工的公司观,怎样跳槽,怎样加薪,怎样写简历,技术管理业务三方向,行业与公司的选择……都是自己的亲身经历、感受和见闻,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本人的工作性质导致每年都会与大量新老IT人士交流,正面或侧面地积累了一些素材,还算是客观,希望读者能批判地接受。

本文不涉及年轻的创业者,他们的思想应该不受拘束为好。


找谁占卜未来?

我们身边其实有很多人能帮我们占卜未来,但是有些灵有些不灵。

早年考大学是靠老师占卜未来的,他们推荐我去XX气象学院,或另一XX气象学院(91年是中国第一次大型洪涝灾害),而实际上本人喜欢地球之外的东西,终于在最后半个月做出自己选择:天文物理或航空航天。后来才逐渐意识到,老师还是很关心升学率的(不完全是为了学校,也是为了我们),而对我们的兴趣不太关心也不太理解。所以找他们占卜,靠谱但不合心意。

后来找工作是让父母帮忙占卜未来,他们基本上是稳重派,所以去了国营研究所。三年下来,极度地不理解父母怎么能够在国营单位干了一辈子并顺利退休,而没有吐血或者得什么后遗症。后来才逐渐意识到父母都没上过大学,还是在农村长大一点点奋斗到城市,他们的幸福成本很低。所以找他们占卜,会得到一个肯定没错(父母肯定是无私地为我们着想的),但也够呛有什么作为的结果。

后来的工作则多数是领导或上级帮忙占卜,发现他们还是很有见识的(否则何以为领导),尤其是中间有几位领导(含老师)的帮助很大,无论技术还是管理理念都是向他们学来的。领导或上级可以认为是重要的占卜者,因为他们是过来人。当然这是事后的结论,因为当年每当我和这些人谈话时,潜意识里边会觉得他完全是从工作出发思考问题,而没有从我自身的发展出发,所以对他们的话总是将信将疑(这个问题),心不诚而不灵,效果自然有限。

随着庆祝入校20周年聚会的临近,才发现自己真的走了很多弯路,也很想重走一遍,而若要让自己少走弯路,最好的方法是让自己和5~15年前的自己见面谈一下,自己说服自己。可惜这是做不到的,但我们能做到的是:让自己和5~15年的自己见面谈一下,那就是下个章节的标题。

找比自己大5~15年的人占卜

若这些人能告诉我们他们所走过的路,哪些恰当,哪些是弯路,则几乎等同于和5~15年后的自己见面谈一下。

不过由于这些人不是未来的自己,在沟通过程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把他变成5~15年后的自己。

怎样找到他们?

其实他们无处不在。

最经常遇到但却最容易忽视的是自己的同事,包括上下级和同级。

年轻人多数时候都是鄙视自己的上级的,感觉他们在本来竞选美国总统的年龄却在干部门经理,技术遗忘了而管理又不到位。这个评价或许是对的,但是出发点有问题。我们与这样一位“年老力衰”的上级沟通的目的,不是要复制他的经历,而是超越他的经历。我发现自己一生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尝试在达到一个高度前,超越这个高度。由于这种错误是如此之容易犯,以至于我们一生都会错过很多学习机会,不断重复犯前人已经犯过的错误。

因此要向任何过来人请教,学习他们的经验,避免他们的错误。

第二种是各种专家,包括一本书,一次演讲,一次收音机广播节目(强烈推荐《冬吴相对论》,适合工作5~50年的人)。

不过,人性中有一个弱点,可能是早期雄性残酷竞争的后遗症,就是批判的冲动大于学习。这里并不是说所有书/演讲/广播的内容都是正确的,而是先要以“积极的沉默”的方式尝试理解并证明对方所说的话是对的,若始终无法成功,才质疑其有问题。毕竟一本书,一次演讲,一次广播的出现,是为了让我们多少地学习一些东西,我们所发表的批判性言论再多都将立即随风而去,而学到的东西再少都可能伴随自己一生。有很多人已经潜移默化地掌握了这种技巧,所以同一场演讲下来,有人收获很多,而有人不知所云。

当年刚听到冬吴相对论的时候,对其中某些说法感觉不敢苟同,但强迫自己多听了几遍,终于理解了其中的奥妙。积极的沉默一词也来自于此广播节目,其核心内容就是学习要大于批判,人才会有所成就。


大致找对了人,就能帮助自己预测和发展更好的未来,下面一个章节将从最早的大学生活开始,但也将涉及在职工程硕士、工作后出国留学这些工作中人士的活动。




本文是IT职场人生系列的第二篇。

本人本来小学至高中一帆风顺,没想到自大学以后颇多坎坷,最近家族中有位下一代来咨询考大学的事情,也算是帮我重新整理了一下思路。

先做个总结:大学成绩马马虎虎,但在班里也算是前5,所以就报考本校研究生,居然死在英语上(考了47分,作文题目中希望工程中的“Project”一词不认识,结果可想而知。难得自己后来居然敢做项目管理);工作到3年的时候有人拉我考GRE出国,但是想想研究生考试中的败绩,放弃了,本人一生中最大遗憾之一;工作到6年后考工程硕士研究生,终于知道学习的目的因此特别用心,毕业时英语分数88居然全班最高;工作10年后在专业国际会议和培训上做了几次翻译,和老外骑行长安街……所以,我们能确定自己认识自己吗?不能。正如序言所说,真想和15年前的那个糊涂小孩见面聊一下(肖申克的救赎中,男二号最后出狱前说的就是这话)。

(本段中的炫耀内容请读者自行过滤,呵呵)

下面将主要以学习成绩一般的读者为例,一帆风顺者自有自己的方法,可能是本人没领悟到的。


考了一般大学怎么办,兼谈考研

很多人把考清华北大当作理想,而一旦不成功考中了二线学校,就万念俱焚,其实不然。

第一个出路就是准备考研。唐骏老师写过自传,其中一个就是他在大学里边干什么,大致如下:“我考中大学的时候是个很一般的学生,但是考研却以全系第一名中,因为我有自己的诀窍,我提前看了考研的必考科目,并以之为重点学习。别人用几个月复习考研,而我用了大学4年。”其实几乎任何人用这种方法,都可能在考研的时候考中你心目中的名校,重续你的梦想。

第二个出路是准备考GRE出国。和唐骏老师的思路一样的,用四年而非最后一年准备,是这个策略的核心内容。

第三个出路是毕业工作两年后考工程硕士,我和几个同事一起考的,后来又推荐两个以前同事上第二期,结果都中了而且顺利毕业。感觉工程硕士是可以创造“不正当竞争”的,与在大学考工学硕士不同,大家用于复习、备考的可用时间相差很大,如果你有条件,可以轻松击败竞争者。

前文提到的第二代今年考砸了正在郁闷此事,15年后他会笑对当年的自己的。

选什么专业?

这里指国外留学、在职研究生(工程硕士)等二次求学。

本人本来要学“软件工程”,但后来发现课程都是自己工作中遇到的内容,换言之已经实践了半斤,剩下的也不过八两,非常缩水,不如自学。所以后来选择了通信专业,结果证明是正确的。后来有位同事考了“软件工程”,说“怎么还没有咱们平时聊天聊的深”。其实不是老师和课程水平问题,是因为课程要考虑那些本科学“通信专业”转过来的同学……所以要借助二次求学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不能一味地考虑用擅长的东西换取学位,也不要误解学习能加深理解(与之相比,自学+工作更能)

考多少分?

很多时候大学成绩都是60分万岁的思想下考出来的,其实不然,在下面两种情况下分数非常重要:

1. 求职,一个一片60分的成绩单非常打击面试者对我们的信心

2. 出国,被申请学校一般都对分数有参考,一个同事刚告诉我,他正为此郁闷中。

在毕业后若干年为成绩后悔的人比比皆是,希望他们能提前看到本文。

什么时候学习?

上课时候学习!

尤其工程硕士,本来工作就很忙,上课的时候一定要把时间利用好,反正干别的也干不好的时间,就干脆用来仔细听老师讲课吧。本人本科喜欢坐最后一排,研究生则坐在第一排,成绩差异也大半来源于此。

老师喜欢看坐在前面的同学的脸,你一点头老师就会继续讲,你一皱眉老师就会多讲一点,学不好才怪。

学什么材料?

学课本!

与所有其他材料相比,课本是最精挑细选的,尤其是讲课老师自编的课本,考试题多数从中变形得出。

如果是在职生,尤其要先保证课本学好,再提之外的教材。

补充:工程硕士考试方法

工程硕士是一种在职硕士,一般只在周末或晚上上课。
工程硕士必须有工作经验,印象中当年是本科必要要三年以上才可以,专科忘了。课程偏向应用,教师的水平实际上高于工学硕士(因为学生都是有实践经验的)。
一般各大学校都招收工程硕士,可以搜索学校名称 + 工程硕士。
工程硕士入学考试内容一般相对简单,充分考虑到大家工作很久可能把内容给忘记了。考前请查询其入学考试所需科目,并积极备考,记得要购买准备考试学校的考前辅导书。备考最好到同一学校旁听所需科目的课程,因为出考试题的一般也是这个学校的老师。
工程硕士常常采取先入学后考试的方法,但千万不可大意,我们毕业的时候,50人中还有1/3没有“入学”,其实相当严格。
在考工学硕士的时候,大家都是本科毕业的起跑线,也都同时备考,算是“公平竞争”。但是工程硕士就看大家的实际情况了,一般应提前很久,就深入地学习,而不要临时抱佛脚,或期待入学后再考试,或“一次考不中,再考一次”(分析2次,考2个59分,非常不值得)。
个人感觉是外语要提前1~2年准备,具体就是多读多写,这东西不可能临时抱佛脚,但学会了也不可能明天就忘,所以一定要提前学。
数学则是另外一个临时抱佛脚的方式,一般是最多提前6个月左右,抽出所有业余时间,稳扎稳打地学。工程硕士入学考试的数学不会太难,考前教参一般也很简单,所以不要留下疑点,要解决所有问题。本人唯一做错一题目,就是考前都自己觉得有问题但是抱有侥幸心理的一个问题。
其他专业课多数属于临时抱佛脚,但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本文是IT职场人生系列的第三篇。

很多人问第一个工作应该找小公司的职位还是大公司的职位?找国营的还是私营的?找工资高的还是学习环境好的?

本人第一个工作是家国营研究所,实际结果感觉下来非常失败(不排除别的研究所有好的,听说过一些),对日后的影响非常之大。工作六年,一直编程,都不知道删除内存,也在一定程度上是其后果之一(已经在另外一个帖子中被人笑话了,呵呵)。后来跳槽无数寻找“好公司”,直到后来意识到不是世界上没有好公司,而是自己不是“好员工”(在后面“员工的公司观”中将有详述)。

下面是一些经历、见闻、心得。本人不喜欢“视情况而定”这个答案,所以观点可能有所偏颇,请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


大公司还是小公司?

大公司。

唐骏老师说的:“第一家公司将决定未来的职业素养,因此首选有严格要求的大公司。”深以为是。

这些公司一般上来都有一段时间培训一些非常值得鄙视的“办公室礼仪”“团队合作”“邮件书写指南”之类的东西,但日后都被证明是非常重要的;这些大公司一般采用较为健全的技术方法,比如项目管理工具、自动化测试流程等,虽然所谓一个螺丝钉很难总揽全局,但在小公司可能很多年都听不到;这些大公司还经常藏龙卧虎,很容易找到老师。

收入高的还是学习氛围好的?

学习氛围好的。

若干年后回忆第一个工作的收入,多数人都会会心一笑。本人的第一个工作月薪325元,即使找一个更好的,或许到1000元?不过是一粒芝麻和三粒芝麻的问题,多年积蓄不如后来一个月。但学习氛围就不一样了。

本人的编程水平的80%,都是在以前博文中提到的“松结对编程”那家公司获得的,短短一年半里边学到的东西超过了其他所有时间。而且后来又去了很多公司,但论及编程水平和学习速度,极少见到有人能超过那家公司。原因就是那里的学习氛围很浓。

怎样知道学习氛围好不好?

1. 进去一看,闹哄哄的,但很融洽

2. 在团队区域,有一个较为开放的空间,有白板等物;或团队直接工作在开放空间中(很难得)

3. 团队的隔板较低;每个区域的至少4个人可以无障碍沟通(有一种工位每人一个小空间,隔壁都看不到,非常不妥)

4. 有师徒制度(外企叫mentor)的尤其好

新公司?老公司?小公司?大公司?

进新公司就是为求一个机会,进老公司就是为求一个正规化的高起点,各有利弊,但是某些排列组合是要注意的。

1. 老而小的公司,估计多年前就遇到了发展瓶颈,日后也够呛,不好。

不过,与学习氛围相比,这个及以下都是次要的,这个在“员工的公司观”中会集中谈及。

其他提示

1. 尽量找那些使用最先进开发语言和技术的公司,这东西本来更新换代就快,没时间在落后技术上耽误工夫。

2. 尽量找较新业务领域的公司,虽然我们不会在这家公司待一辈子,但是却可能在一个行业里边待一辈子。


现在找到目标公司了,但是人家却未必挑选我们,怎么办呢?下一篇将谈谈怎样写简历。

2012-01-11:对此文章感兴趣的读者,还可以参考Leezy的专栏:毕业生



本文是IT职场人生系列的第四篇。

因为早年跳槽无数,所以积累了不少“技巧”,逐渐变成写简历的“专家”,最长的时候简历到了12页,所以现在练就一手写长篇博客的功夫……后来逐渐地负责部门和公司招聘工作,看简历比写简历次数多了,开始发现原来一些所谓技巧实在是无用,而另外一些有用的却没用过。本篇会总结一下这些得失,有些是自己的,有些事看别人简历得到的。

有些基本技巧就不说了,各大网站都有。


多写“我做了什么”,而不要写“我是做什么的”

看过一些销售人员的简历,里边写着“我负责华东区的销售,与大客户维护关系,拜访中小客户,并积极拓展公司在本区的市场……”这是销售职责描述,换几个人都这么写,属于无用简历。另一个人就厉害了,里边写着“军工行业,6家客户,620万<换行>本人主要负责……行业,从×年到Y年干过这些……其中……;并将占有率从A提高到B……”看着就想和他谈谈,来不来都两说。

技术人员的简历可能没这么量化,怎么办呢?一样。比如这个就不好:“参与了X项目工作,负责编写数据库访问部分……”

这个就好一些:“X项目是一个……其中我负责……,其作用是……,用到了……技术,结果是……(比如某性能被达到)。”好就好在先描述X项目,表明自己对项目了解很深,并提高X项目的重要性,借以垫高自己的起点;从其中自己负责的工作描述,表明自己很清楚工作目标,并运用技术手段达到了工作目标。领导招聘人都是来达到某个目标,而不是简单编程的。

要随时写简历

对,即使不找工作,也要定期修改简历,个人感觉3~6个月为宜。

对绩效考核的一个错误认识是“绩效考核是为了最后发奖金用的”,其实不是,它是为了通过考核,在发奖金的间隔期内达到激励个体提升绩效的目的。所以简历也不是为了“找工作”的,否则虚度N年后才写简历,极有可能发现无话可写。所以要把写简历当成监控自己成长的方法。

更新简历的时候切忌不要在后面简单增加,而要从头写,尤其是前面一段自我简介的部分,里边的优势、强项如果很久没有更新了,多数有问题。

作为部门领导,应该鼓励大家更新简历;如果可能,能提交上来看看更好,比年终总结有用。(前半段自己干过,后半段是假想的)

要有亮点

亮点是那些在对方的语境中,真正让招聘的人眼睛一亮的东西。

比如去面试项目经理,而且知道对方喜欢敏捷开发,写上“拥有丰富的敏捷开发经验”……不,这样是不行的,这是个反面案例。这句话可以让对方松口气,但还打动不了对方,尤其是对“敏捷开发”四个字没感觉的人事部门人员(第一批看简历的都是他们,一般还是“她们”)。换成“曾在X公司做Y项目,并应用敏捷开发方法”或“曾协助X公司在Y团队推广敏捷,并……”(这是个笔者帮忙改写的真实案例),而X公司和Y团队可能是你正在面试的公司所熟知的,甚至是竞争对手,那么效果会非常好。

可能会说“这个我也写了啊,在第二页的……”对,不能写在第二页,当简历堆积如山时,第一页是唯一的战场。应该把所有亮点都提升到第一页,或至少在“个人评价”中提及,吸引对方看完简历。

要以以往公司和项目为荣

这个在写简历和面试的时候都很重要。

“前一个公司不行,所以我想换一个公司……”“他们项目管理很混乱,实在看不下去了,所以……”这些对个人而言可能是很现实的原因,但对下一家企业而言却很抵触,应该避免。

但是,如果我们平时就一直真的从内心里边“鄙视”上一家公司和上一个项目,怎么才能在写简历的时候突然以之为荣呢?答案是:不可能。

(下面的内容在“员工的公司观”里边有更多描述)所以应该从一开始,就对自己的公司和项目尽责。如果我们不是被雇来拯救那家公司或项目,而只是来干活的,那么就应该首先把本职工作做好,并以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为荣;如果我们是被雇来管理项目的,就应该以把项目管好为荣,即使公司体制很乱;如果我们真的是被雇来拯救公司的,就应该为自己曾经尽过的力和作出的贡献为荣,即使终于无力回天。

举一个实际的例子,虽然不是IT开发人员。

有一次来了一个面试销售总监的,虽然不是本行业的,但是曾在原有公司任销售管理职位4年,还是很有资历的。他谈到之所以离开,是因为大老板听信CTO,把全部精力投入一个新产品,而导致老产品的销售和维护工作举步维艰……后来就问他在这段时间(其4年任期中的后两年多)他做了什么来缓解影响,回答是:“说什么都没用的,老板太信任他了,而等发现有问题的时候,回头又有点晚了,只能继续走下去了……”总之在整个过程中,感觉看到的就是一个在绝望的风暴中挣扎的落水者,不能看到哪怕最细微的希望与行动,最后招聘结果可想而知。

个人感觉如果他有每3个月更新一次简历的习惯,就能把自己的注意力从抱怨大领导的错误决策,修正为如何在这种情况下做出可能的贡献。

而多数企业在招聘管理者时,更可能假想自己企业也是一艘迷航的船只,他们期待在下一分钟遇到一座灯塔,而不是一个落水者。

当遇到一个尽职的应聘者时,无论其历史成败,人们都将其视为灯塔:“太可惜了,不如你来我们这里吧,我们会让你施展抱负的”。

外语简历

写外语简历还是很麻烦的,所以建议中英文简历都在各大网站写,如51job, chinahr,本人之前就是。这些网站都有模板,因此不用太为一些词汇操心。

现在网上写好,然后在预览的时候拷贝粘贴到Word里边,就成了一篇格式错落有致,英文条目地道的外语简历了。

在Google上面能找到一些外国人的简历或模板,里边的语法大致可以学习一下。

不过外语简历不太需要深究,因为首轮面试多数是中国人;而二面的时候多半已经有很多吸引对方的东西了,对方会更关注实际内容而非外语本身。

其他提示

1. 简历可以很长,但是首页应该完整,能一目了然地先看到一个令人惊讶的简历。

2. 毕业生写简历也要自信,因为对方有心理准备你没法写出太多东西。不要空洞地表决心,要多表达自己对行业和对方的见解(在面试篇会提到一些)。

3. 如果工作经历很混乱,不妨补充一下“项目经验”。我们做过的项目,是我们的立足点。

4. 要使用对方的语境,尤其是其竞争对手、核心技术的词汇,很抢眼。


简历写好,就要被面试了,下一篇是面试篇



本文是IT职场人生系列的第四篇。

很多次看到令人激动的简历赶紧安排面试,而面试的结果却令人失望。而发生面试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竟然是被面试者没有进入被面试的角色。


面试心法

所谓心法,就是在面试的时候心里在想什么。那么应该在想什么呢?那就是“我正在参加面试,现在我的首要任务,是吸引对方并让对方选择录用我”。因此无论“简单谈一谈自己的工作经历”还是“您为何离开上家公司?”的时候,心里都要想着这句话,而不是信马由缰地发挥。这有什么难的呢?有的时候还真的很难,下面的几个章节,会分别解释一些。

首次面试的时候,可以不询问太多企业情况,一则被企业选择是可以选择企业的前提,二则企业的实际情况应该先问第三方比如网络。

要以自己的经历为荣

有一种常见的人会历数以往公司的种种令人遗憾的做法,并表明在那种情况下在那个公司不可能有作为,所以现在,“我希望能找到一个有发展空间,同事关系融洽,学习氛围浓厚的公司,寻找自己的位置。”

一个实际案例就是上篇中的销售总监,说出了原来公司的问题,却说不出在那种环境中,他做了些什么。其实若原来的公司成功,新公司希望听到面试者在其中的贡献;而若原来的公司失败,新公司希望听到在逆势中曾经做过哪些尝试。

这里并不是说我们要永远以我们工作过的公司为荣,而是要以我们在工作过的公司的所作所为为荣

这一点不是我们在面试前突然要做的事情,而是在每家公司工作的每一天要做的事情,是面试中最重要的部分。

要从经历中提取经验、亮点

还有一种常见的是面试的人可以了如指掌地讲解自己的简历,里边也有不少和面试单位相关的项目或技术内容;然而描述显得平淡无奇,不对以往工作经验有任何骄傲感,也不知道从以往的经历中有何经验教训。

一个实际案例是我们遇到一个来自拥有万人开发团队的企业工作了4年的开发者,面对这个令人惊喜的简历,非常希望能听到面试者理解并积累了这家企业的研发管理精华,或至少是豹之一斑;但结果是他告诉我们他不太理解那里的管理方法,甚至还有点不适应,所以才出来的。

这里并不是说所有以往企业的管理方法都应该接受并喜欢,而是说企业能做到万人开发团队,其管理方法自然有其过人之处,在其中工作多年而无所视,表明存在很大的管理意识和学习能力的缺失

要为企业录用自己找到理由

很多人描述为何想来XX公司,都提到“XX公司在业内知名,管理正规,因此肯定可以……”这些都是应聘者选择企业的原因,而不是企业选择应试者的原因。

为了能给对方找到一个理由,一定要先了解企业的背景和业务特点,并从自己以往的经历、擅长的技术、性格的特点等等方面找到契合点,无论在简历还是在面试中,都应该以之为亮点。“尽管在X公司只待了一年半,但是由于所从事的是其关键产品,所以深刻地理解到……,并决定专注于Y行业,因此……”

要理解问题的用意

另外一种情况,是面试者在被提问一个问题后,滔滔不绝地开始回答。

其实如果前面有笔试环节,面试实际上在前5~10分钟就几乎结束了,剩下的时间是别的内容(后文详述)。因此在这5~10分钟里边,双方都要利用有限的问题来达成用意。

企业方的主要用意包括:

  1. 通过问答验证简历的真实性,主要通过语气和肢体语言判断。
  2. 通过问答对对方的沟通能力做出判断,而沟通能力判断的依据主要是理解力而不是表达力!因为多数人被招聘后都是听取安排完成任务的。因此千万不要认为多说一些必然覆盖答案,其实画蛇添足反而证明了对问题可能有潜在的错误理解。可通过简短回答并用目光询问对方是否需要继续的形式进行。
  3. 了解应聘者待人接物的态度,毕竟日后是要长期坐在一个办公室的

“别的内容”

在面试的后半段,企业会问很多问题,多数不是对应聘者做出判断,而是了解一些其他情况,包括:

  1. 其他企业各方面的问题(尤其是来自竞争对手的应聘者,无论录用意图如何,都会涉及很多;这是一个证明自己的行业深度的好机会)
  2. 应聘者未来发展的想法(了解应聘者及同龄人的思想动态,如果意向会录用,这个内容会较长,甚至会给应聘者讲讲新公司的职业生涯规划,要做出积极的响应)
  3. 从应聘者的“期望工资”了解市场行情(因此即使是肯定不会录用的应聘者,也会被问这个问题)
  4. ……

了解到这一点,就可能在这个时候说出一些适当的话,加重自己被录用的砝码,或改变面试者对自己的看法。

外语面试

外语面试需要准备,而且是长期的准备。

在“学外语”篇中笔者提到要随时学外语,但有时候到银行排队/坐地铁出行,坐下来才发现身边什么都没有,怎么办?在心里念叨自己的简历和最近做过的项目!切忌不用背诵因为那样会很生硬。可以尝试每次都换一点内容:或者谈谈对某件事情的感受,或者说说为什么离职,或者说说为什么想来这家公司(随便假设一个自己喜欢的公司)……等时间长了,自然就熟悉了。如果周围没人,可以尝试大声说出来。

也买过一些外语面试的书,里边的一些句型和用法很值得借鉴,可以背两个并加上自己的内容,老外听了肯定很受用。

平时的准备充分了,面试的时候其实没什么问题。

禁忌

下面的情况应聘者可能很难相信,但招聘方却经常遇到:

不要把面试当作吹牛侃大山的过程。

不要把面试当作发牢骚的过程。

时刻记住面试心法,可以避免一切禁忌。


面试完成后,我们将会进入一个不属于我们的公司,并为之工作。我们应该全身心投入还是淡然处之?那就是“员工的公司观”的问题。


本文是IT职场人生系列的第六篇。

90%的人一生都不会创业,而是给别人打工。而打工的人的自然本能是:“这也不是我的公司,犯不上投入太多。”结果推论就是:90%的人将以不投入的方式度过一生,实在可怕。当然实际上在公司里边会发现各种人:有的人好像干活比老板还着急,甚至天天和老板吵架,直到气得离职;有的人把公司当作挣钱的地方,挖空心思看看还能怎么多赚点钱;有的人与世无争,既不替公司想也不替自己想,过一天是一天……那么,这个不是自己的又身在其中的公司,打工者应该如何看待呢?

以下观点是从本人经历过的公司提炼出来的,理论部分来自各处(已标出),某些时候可能不适用。


首先做好本职工作

一次调查(应该就是CSDN转载的)大致数据是大学生毕业后有30%在半年内从第一家企业离职,而离职原因第一位且占到50%的居然是:缺少发展空间。对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而言,有什么公司是放不下他的呢?不是,是他放不下公司。

自己在年轻的时候也是,不关注自己的技术和本职工作,而很喜欢钻研高深问题。总感觉老板天天看着盈利表,对技术和管理漠不关心,很想找他谈谈自己的想法。其实所有老板都不排斥和员工交流想法,唯一的问题是:所有员工的想法各不相同,又很难判断谁的正确,不知道听谁的好。而员工的角度看到的则是:老板不采纳我的看法,我走。

那到底怎么办呢?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证明自己是对的。是一个典型,在长征的时候他不是顶层领导,但是他也没天天琢磨着去夺权,而是在几次需要自己指挥的时候证明了自己的正确性,事情就会自然地发生。这个事情不是远在天边的事情,我个人也深有体会不过不在这里说了,估计大家也见过。事实就是当我们总是做正确的事的时候,大家包括领导就会听我们的;但如果我们总是“说正确的话”但什么也不做,只会被认为是一个喜欢指手画脚的人。

所谓本职工作就是那些自己可以控制的事情,那些除了说还可以做的事情。多数人在抱怨周围有很多不可控因素的时候,其实可以控制的事情同时也多得做不完,却被视而不见。

凡事多看积极的一面

这个在冬吴相对论的一集里边有很深刻的一段描述,就是凡事要多看积极的一面。并非是说当我们两眼不见时消极的一面会自动消失,而是说当我们多看积极面的时候我们会有很多积极的事可做,做完之后就能消除消极面。

很久以前Ken Shweber在到一家公司的时候发现大家正停工,因为客户需求不明,测试服务器也没到位。他问有没有一些需求是明确的而且不需要那台测试服务器,大家回答有,但是只够1个月开发的。他说好,那就先干一个月,然后给客户看看再说……项目于是就开工了。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这种方法就是Scrum。

做好本职工作的本质,就是找寻那些积极面上还可以推动的工作。

“共振”

有很多说法和这个词有关:“要想引导谁,就要服务谁(圣经语)”“仆人伦理(吴伯凡语)”等等,在公司的语境中原理就是:当我们帮助了同事或领导时,他们就会帮助我们,而我们就会获得更大能量帮助更多更高的人,从而获得更多帮助……而我们帮助他们的方式,就是做好本职工作。

“如果我们真诚地帮助了某人,而他却不回报,怎么办?”正如面包师做出可口的面包不是为了让我们吃得香而是为了自己能赚钱,他们即使不会因为我们的真诚而回报,也会因为想获得下次帮助而回报。所以共振会持续下去的。

Scrum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种与客户共振的过程,同样也可以用于公司内部。每次关注别人的价值,一点点地帮助别人,从而获得别人的支持,而不是追求一次无法预测结果的大革命。

火星高度看待问题

“我是公司里的谁?”这个问题挺难回答的,有人说自己是公司的开发人员,有人说自己是项目经理,有人说自己是公司研发部门的经理……坐在自己的椅子高度上看问题,就会出问题。

比如"为什么咱们公司的研发管理这么完善,但是研发总监一直得不到提拔?"兴许研发管理的确很到位,但是研发总监经常“替开发人员说话,把和市场/销售的关系闹得很僵”,而公司的大领导考虑到不想让一个人去管理两个和自己关系很僵的人,又不想换掉资历深厚的市场和销售两位总监。所以研发总监若想得到提拔,应该做的事情是,站在三个部门以上的高度看问题,把研发部门变成一个能帮助市场和销售完成成绩的部门,才可能被提升为三个部门的总领导。当然这不意味着非得牺牲研发部门的利益,从来没见过市场/销售部门的业绩提升的时候,研发部门的业绩反而下滑的,因为钱就是从那里来的。

这个例子举得有点大了,但向下看,会出现开发vs测试,小组1vs小组2,开发组vsEPG,产品部门vs研发中心……解决思路是一样的。想做谁的领导,就要有替谁考虑的用心,和能包容他们的胸怀。而且这件事必须真诚地去做,好像是冬吴相对论里边提到的:“一个三岁小孩都能知道谁真的对自己好,谁是假的”,所以不能寄希望于假惺惺的帮助。

如果站的高度有限,被提拔的高度就有限。就很容易发现在一个明明巨大无比的公司,居然没有自己的出路,不得不选择离开。

可不可以谋私利?

这个咱们开发人员可能很少遇到,不过属于“员工的公司观”的一部分,所以也写一点。

当我们脑海中出现一位自己公司接近最高管理者职位的人的时候,我们会想到“他事事为自己着想,终于到达这个位置”吗?不会,肯定会觉得此人为公司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才导致于此。多数时候,一个人从公司能获得的收入(包括公利和私利),都是与对公司做出的贡献成正比的,私利能让收入乘二,但不能让收入乘十。而即使这个公司不知回报,导致此人离职,他能在下家公司获得的薪水,也是与对上家公司的贡献成正比的。

因此“贡献”这个词听起来很伟大,其实和我们的收入息息相关。

可不可以与世无争?

可能算是一种人生的活法,不过考虑到我们一生的1/3的时间和90%的成就是在公司完成的,很不推荐这种活法。

什么时候我该离开?

“我们公司的前景不好,又缺少战略,所以我想离开。”这句话从高管口中说出来情有所原,但却经常从基层程序员口中说出,就很奇怪了。

什么时候离开这家公司呢?取决于来公司的目的。对程序员/项目经理或市场/销售部门但同级别的打工者而言,吸引自己的无外乎几样东西:

1. 在这家公司能学到很多东西

2. 这里有一个很好的舞台,能让我做成一些事情

3. 在这家公司我能认为很多外面的人,为未来铺垫

4. 这个项目/产品知名度很高,我愿意参与其中

5. 这个公司现在给我机会能做出成绩,日后在职场会更有竞争力

等等等等,不一而足。而离开前就应该想想是否这些东西还在,而不要为“公司的前景和战略”这种和自己八杆子打不着的东西费心。

这是个真实的经历,在重新思考这个问题后,有几个本来很想辞职的人重新留了下来,比以前更加努力地工作,成绩相当好。他们甚至在我走后还留在那里,因为既然每个人来公司的目的不同,走的原因也不会相同。


这个话题有点邪门,因为困扰了自己很久,所以不得不思考透彻。每个人面对这个话题的时候可能想法差别都很大,争议也很大,不求统一认识,只能说是我自己在5~15年前很想看到的内容。



本文是IT职场人生系列的第七篇。

这是一篇旧文,因为很符合系列思想,所以重新粘贴一下保持系列完整性。

本人是非常相信《功夫熊猫1》中的思想的:只要有勇气并掌握了学习方法,什么困难都能解决,而学外语尤其需要这两样东西,甚至只需要这两样东西。

在很多时候可能程序员最困惑的是:我不过是要编编程序而已,犯得上学好外语吗?答案是犯得上,总有一天有可能会和老外打交道的,外国客户,外国老板,外国专家……或者学习一种还没被翻译过来的技术,为一个百度不到的错误Google……当然第二个问题是:就不能不打交道吗?怎么说呢,我们原来咨询公司的司机,开车空闲时间学外语,以前去接国外咨询师要搭一个翻译或者中国咨询师半天时间的,现在不用了,他自己就开车去了……后来就被升为“公司主管”,估计工资也不低。

就像在买车之前总是想“干嘛买车呢,就不能打车吗”一样,学会外语后会发现原来很多看不到的东西和想不到的机会,乃至无法离开它。需不需要买车,要问买了车的人,需不需要学英语,也要问学了英语的人,呵呵。

以下是个人学习经验,不适合“学习外语,最好是去国外待两年”的人,比较适合我这样几乎没出过国的中国土著。效果很好,不是瞎写的。


立志篇

1. 千万别拿太难的材料上手,书虫系列图书,《流行美语MP3》(绝对傻瓜)都很好。

2. 千万别立志每天学英语A小时,B年后学会C个单词,D个月看完E本书……肯定坚持不到Z。

一定不要立大志,这样才能走得更远。反正我立志很多次,都泡汤了;现在的外语反而是在无意中积累的。

时间篇

1. 第一个要被利用起来的时间不是周末/每天晚上,而是那些垃圾时间,厕所里,路上(开车和地铁/公交都一样),除了看英语你也干不了别的的时候,才会看英语。我的走遍美国就是在购买之后断断续续看了2年之看了不到10集,但后来到国贸上班路上地铁来回2.5小时,一个月就看完了。

2. 第二个要利用的时间是日常娱乐时间(比如看电视/玩游戏),一定要寓教于乐,就是看/玩外文版的。

外文片推荐BBC系列/外国动画片(比如功夫熊猫)之类,语法简单,没那么多厘语典故;外文游戏推荐战棋类和RPG(文明/龙腾世纪词汇量都很大)。

3. 第三个要利用的时间是工作。没错,工作时间!当然不是说和老板较劲在桌子底下放本外语书,而是说能用英文写注释不用中文,能找到英文资料不看中文,能Google不百度,能装英文版软件不装中文版软件。

等这三个时间被用起来后,保证你再也没胃口专门找时间学外语了。我就如此。

心法篇

所谓心法,就是一个人做某事的时候心里在想什么。如果偏让你给人当翻译(我当年就是这样啊),站在台上心里想的是什么?当然不是他在说什么(语言本身),而是他想说什么(他的目的,观点,领域,知识……),基于这一点来看下面几点。

1. 要多学业务,充分理解正在做的事情本身。自己不熟悉的业务,别人用中文说出来咱也很难懂。

2. 少想语法,如果是听,要尝试把他的想法从英文里边听出来(而不是在脑子里翻译成中文,然后从中文里边听出来,人的脑子没这么快的,但本能却偏偏让人这样做);如果是说中文(比如翻译时),不要想把他的话用中文说出来,而是把他的想法用中文说出来;如果是说英文,不要把想法变成中文,再翻译成英文,而是要直接用英文组织想法。

3. 说的时候一定要重含义轻语法,小孩学说话(包括中文)很快就是因为他想表达某个意思,而不是像说出一段符合语法的/言辞美妙的话。所以先把时态/语态后考虑,先把语序弄对了把要说的单词蹦出去就可以了,以后熟练了就有时间想了。

很多人英语很好却不能做翻译,就是这三条做的不对。

学习篇

1. 要“学英语”而不是“说英语”,听老外说话很“洋”,就要学那种洋劲儿,当作模仿秀学,连肢体语言和口气都学,不要自己加工。多数人学狗叫、鸡叫,都比学老外说话学得像,就是因为我们听懂老外说的内容了,所以就用自己的语气/口音给人家加工了。Specific“特定的”我老听成pacific“平静的”(S怎么也听不出来),后来怒了我也这么念,人家老外听得可懂了。

2. 要无条件地接受外语,而不是总是尝试分析这句话语法是什么,重音在那里,什么时候用好……凡是小孩学说话的时候没用的技术手段,都不要用。

发音篇

这个比较麻烦,因为多数人都没机会说,不过下面几个还是很有帮助的。

1. 多听。人会不自觉得学习周围的人,比如我的普通话有南方口音(因为在南方大学学的),英语曾有“很绅士的”法国口音(一个澳大利亚老外指出的,因为以前有个老板是法国人,他在上海我在北京真正一起工作不足1个月就学来了),大家多数都没学过东北话但是都能随口学两句赵本山。所以,随手放个外国广播台,不用仔细听权当背景音乐,都能一点点矫正口音。

2. 学而不是说,就是学习篇的1。刚开始还磨不开呢,因为上学一直是一口地道的Chenglish。

3. 中文有口音,英文必有口音。所以矫正口音先从中文做起。

极限篇

我的英语到底能学多好?答案就是:和你的汉语一样好(或者一样差)。这个是老罗英语的罗老师的话,深表赞同。所以:

1. 如果说汉语就吞吞吐吐,首先要尝试先把汉语改善了。

2. 如果本来说汉语就不快,就别羡慕说外语很快的人了,要按自己的速度说外语。

3. 如果本来汉语就很口齿伶俐,那你不学外语白瞎了这块料了。


本文是IT职场人生系列的第八篇。

软件公司五花八门,还分为很多行业,给选择公司带来更多困难。不过尽管行业很多,但却有一些相对简单的方法来理解其收入和晋升空间的差异,可以依据自己的个人情况作出正确选择。以下的分类有交叉,请注意选择。


项目型公司

项目型公司以合同为开发获得的主要起点,尽管经常拥有自己的产品,但往往是半成品,需要与客户签订合同后定制。欧美/对日外包行业是典型,一些电信/银行/政府/税务的集成商(SI)也是项目型公司。

项目型公司的主要收入计算方法,是工作人天×单价。尽管有些项目可以报的比较虚,但是由于最终都落实到人天上,所以有以下特点:企业总收入与总人数相关,不会一夜暴富,管理者的收入与下属人数相关,注重与客户的交流。

管理者的收入与下属人数相关”是在这种公司发展所必需理解的规律。由于管理者工资由其下属的盈利能力决定,而下属的盈利能力又有限,因此导致了这种规律的出现。因此,在这类公司发展的首要技能是对大团队和多项目的管理,技术高度等素质都很次要。

还有一个规律是外向型的人才最有发展前途,原因时当管理的团队足够大时,一定会涉及到与客户打交道。由于签署合同、收集需求、验收合同都要与客户交流,对人的情商、抗压能力、说服力等软技能要求很高。这个是从事技术的人员必须知道的。

这类公司整体收入稳定,但不会一夜暴富,如果感觉自己的特长在于管理,则适合这类公司。


产品型公司

产品型公司以实现投资进行研发,然后销售某类产品为主要业务,不需要合同或以格式合作作为交易方式。比如网络游戏、杀毒软件、网站等等,均可视为这类公司。

产品型公司的主要收入计算方式,是产品销售数量×单价。有以下特点:前期投入期收益很低,有可能一夜暴富,需要很强的创新能力。

很强的创新能力”是在这种公司发展所必需理解的规律,换言之不要彻底沉迷于纯技术,而要理解技术对业务的支撑,甚至应该多了解业务的发展形势,竞争对手动态等。

产品经理地位和收入高于项目经理”是一种普遍现象。多数产品都很容易研发,而关键问题是到底研发什么,因此理解产品动向的人会得到提升。

这类公司收入不太稳定,但若成功,很可能一夜暴富,所以要有耐得住寂寞的准备。


传统行业公司

包括电信/银行/政府/ERP/一卡通……等,凡是已经存在了很久的行业的企业。

行业业务更新较慢,创新性也要求一般,公司成长性一般。但因为公司有成熟的客户群,所以很适合性格沉稳,追求稳定工作的人


新兴行业公司

包括互联网/网络游戏/无线通信……等,与传统行业相对应。适合思维活跃,追求创新的人

上次一位新兴行业的高管发了一篇关于新人创新的文章,里边提到“新人们应该多看看和思考以往老人做过和否定过的创新,以防止重新发明轮子”,这个算是个参考信息。


完全达到称心如意地选中行业和企业是非常困难的,不过看过上面的总结,做到以下几点还是可以的:

1. 若选择了行业而且自己也喜欢,则应注意注意不同行业对未来发展的要求,适时地提高自己的相关技能。

2. 若选择了行业,则应该对所选行业的工资/奖金/晋级体制有个事先了解,不要因为这个造成短期离职。


本文是IT职场人生系列的第九篇。

前不久几个朋友去海南玩,因为一位年轻的同事正好在附近出差,就一起去了。这样的一次旅游,几乎会花掉她大半个月的工资,所以引发了对金钱观的思考,简单而言,就是:钱该怎么花?整体比较乱,用几个问题串起来。每个人的环境和经历不同,因此只可说是自己回顾及环顾之后的一些想法,取其思想而弃其技法。

1. 要攒钱吗?

基本原则:开始不,以后要。

本人第一个工作很烂,单位极烂,工资更烂,通胀又厉害,以至于不到现在的百分之一还差点。所以就算攒下,也淹没在利息里边了。

日后通胀应该是主流,IT业人员的整体上手速度很快,技能发展带来的收入涨幅也很高,所以开始两年不要攒钱。攒了也看不到。

2. 要寄回家去吗?

基本原则:开始不,很久以后是。

其实人在22~40岁的时候,父母大约在50~65左右,正是收入的顶峰时期,身体一般也还可以,不大用钱。

能做到结婚,买房子(或不买),生孩子不用父母的钱,就已经很好了。

父母都有攒钱的习惯,寄回去的钱都变成死钱了,等20年后会寄回来一堆毛票。所以最好这段年龄段,各花各的,父母自己没事也别攒钱。

父母真正用钱的时候,大约是在65~80岁,也就是我们40~50左右的时候,有早有晚,要大只有个规划。很多人刚在那个时候还完房贷,很不妥当。

3. 消费掉?

基本原则:不。

由俭入繁易,由繁入俭难。我以前有个同事的手机居然要5000元,而这是他一个月的工资。一旦养成这种习惯,在收入50000的时候,多半就不知道要买什么了,收入多少都能花光。

一旦陷入炫耀性消费,几乎就永无止境,而且关注“谁消费多”会胜过“谁收入多”这个实质问题,最终陷入经济困境。

4. 不能攒,不能寄,不能花,那?

回顾及环顾四周,发现有几件事情很值得投资。

个人比较成熟的想法是继续教育,比如学学外语,学学语言,考考认证等

继续教育本质上讲不等于花钱上课,而是要保持学习的持续性,不要让钱难住。在当年CCIE什么的很火的时候,很多人学习和考证,获得了很好的收入。

本人本来舍不得给自己投资,后来因为公司给报销,07年才去学了个外语口语,结果是9个月后就在国际会议上做翻译了,当时悔得肠子都青了,因为在当时的8年前有个很好的同事邀我一起考GRE出国,我觉得又贵有没有把握就没去……现在他在美国都买大房了,后院要挖游泳池……

而之所以能去这么家大方的企业,又是因为在1个月前自己掏3500块钱买门票参加一个年会,在上面认识了他们的人,第二个月就面试通过,当月就被扔过去学外语去了,报销的外语学费比那个门票钱还多。

当然这件事情有机缘巧合的部分,不是说谁坐在菩提树下,都能等着成佛。只是说:在继续教育这件事情上要对自己大方一点,凡事多从效果上考虑,少从开销上考虑。很多人有钱买这个Pad那个Phone,就是没钱去学外语或买专业书看,就是舍本逐末的做法。

继续教育的思想是:钱放在某些地方会贬值,另外一些地方有风险,还有些地方浪费,只有放在自己身上变成本事,会在日后赚回更多

5. 车?

在北京正常情况,每个月会在车上花费1500元左右,外加因为车而产生的额外消费(更多的聚会,更多的购物,停车费等)1000元或更多,要有思想准备。

本人很看重车的生产工具属性,如果自己脚上长了轮子只是用来花更多的钱的,会很不值得。横竖也得开车去学习,和同行聚会,认识更多的人,参加更多的会等等。

6. 房?

不评论是否应该或何时买房,呵呵。

只是在想:如果有100个家境还算富有的年轻人,每人家里给20万买房子,但他们偏偏不买,而是合伙开了一家纯软件公司,账上有2000万现金——这一点还是很猛的,懂行的都知道没有几家公司能做到——反正是自己给自己发工资,一人一年就发5万,大家就能自己供养自己公司4年。当然公司会有额外的开销,工资也会涨,不可能坚持到4年,但也不需要坚持4年,公司就应该盈利了。

怎么没见过这样的公司呢?可能是中国人的房产观和消费观,造成了过去10年中除了360,再也没有兴起任何有规模有竞争力的互联网公司。

这和乔布斯在车库里不上大学不买房也要把公司开起来的观念差别很大。

7. 创业?

支持。

前面的房产观和消费观造成了很多资金的积压,也导致了当下其实是创业的最佳时机,因为所有热钱都不在软件行业,而同龄人的钱都买房子了。

观察10年前崛起的一批软件企业家,马化腾,丁磊,李彦宏,陈天桥……几乎都是同龄人,最大的比最小的就大5岁(好像68到73)。老一辈的任正非,柳传志,求伯君在干什么?只能说IT业每10年就要换人,老了就是老了,中外都是如此。

所以简直再也难以遇到老一辈都老了,同龄人都在供房的时代了。

5年后就应该有这一代IT人的公司成名,10年后将改变IT格局,拭目以待。


本文是IT职场人生系列的第十篇。

最近头条是关于创业的,自己曾经想过很多,业来说两句。

本文不涉及如何创业,该在什么行业创业的内容,只是从年龄的角度,看年轻人是否应该创业。

没有太多脉络,从问题收入。

1. 何时创业?

最近就是创业的好时候。因为事业有成者所有钱都用来炒房子了,而年轻人则都变成了房奴,所以用来投资创业的资本锐减,竞争很不激烈。

上次MPD讲师聚餐,发现现场1/4的人都以某种形式在创业中,感觉自己的想法已经被人认同了,不过也就担心起来,因为“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也”,就是大家都去炒股,股票就没抄头了;大家都去炒房,房子就没炒头了;大家都去买黄金,黄金就没买头了;等大家都去创业,创业就很容易失败了。

前段时间股票跌了,黄金白银今天也跌了,等房价也跌掉的时候,高达万亿的资金会涌入IT创业渠道,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工资暴涨,竞争惨烈,想创业就很难了。

2. 没有经验,能不能创业?

过去10年里边,多数互联网行业新贵,无论中外,多数都是年轻人首次创业。

究其原因,古话说:“可议事者不可谋事”,又说“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就是所谓“经验”,经常反而使人瞻前顾后,犹豫不定,又会妨碍创新,未必对创业有用。

不过,谋事之前之中,倒可以找可议事者议议;造反之前之中,也可以找秀才问问。

从历史看,最聪明的人都做了谋士,真正当皇帝的,都是些有人格有勇气的人。

3. 没有钱,能不能创业?

个人感觉,与以往所有时代相比,互联网时代是最不需要钱就能创业的时代了。

没有钱到底能不能创业,我也不知道。只能说如果现在都不能,那么以前更不能。

互联网时代要多利用好网络传播的低成本性,把销售和市场活动的成本降到最低;此外还要利用所谓长尾效应、生产者与消费者合二为一、无重经济等概念。

还有一个概念叫轻资产,就是别买一堆固定资产摆在那里,而是轻装上阵,能凑合就凑合。编软件,要的就是人,其他的都是次要的。最好的组合,无疑是一堆志同道合的同学们,连工资都不用发了。

国外的很多公司多数都是穷学生开的;中国的很多公司多数是略有点钱的人开的,是因为中国的穷学生不开公司而是找工作找对象找房子,才让略有点钱的人有了机会。

4. 开公司失败,损失是不是很大?

世界上的人分两种,不开公司的,开公司的。觉得复杂以下10多行可以跳过。

不开公司的人分为两种,年轻的,年长的。

年轻的几乎只有一种,年轻的软件高手;

基本不存在年轻的管理高手,throw new Exception("忽略")。

年长的几乎只有一种,年长的管理高手;

基本不存在年长的软件高手,throw new Exception("忽略")。

开公司的人分两种,年轻时候开的,年长时候开的。

年轻时开公司的人分两种,成功了的,失败了的。

成功了的,成了年轻的企业家;

失败了的,成了年轻的软件高手。(这个在不开公司的情况下出现过,所以只有5种)

年长时开公司的人也分两种,成功了的,失败了的。

成功了的,成了年长的企业家,

失败了的,成了年长的软件高手。

额……一看就是书呆子写的if - else if - else,还是没用泛型优化的。直接说结论吧:以上5种可能性让我随意选择的话,结果是

1年轻的企业家 》 2年长的企业家 》 3年轻的软件高手 》 4年长的管理高手 》 5年长的软件高手

犹豫了一下,把年轻的软件高手排到年长的管理高手之前,因为他可以选择成为年轻的企业家、年长的管理高手、年长的软件高手三个方向,而后者只能选择年长的企业家和停留在年长的管理高手上。

所以年轻就是资本这句话真有道理,年轻的创业者再不济,创业三年失败后也不过变成一个软件高手,损失的那点工资微乎其微;而年长的创业者一旦三年创业失败,则不但损失了更多的机会收入,还损失了三年的管理经验。

可能有人会问年长的创业者失败了不一样可以成为管理高手吗?说实话,创业团队对“管理”的要求很低,更多的是市场感、团队感、技术这些更有要求。

事实情况和上述分析,都指出年轻时,是创业的最佳时机

5. 年轻创业注意什么?

本人不是创业高人,不过道听途说了不少东西,也思考过哪些更有普遍性,仅供参考。

1. 不要砸钱,轻装上阵

2. 发挥年轻的创意和热情,别做多数人都干过的事情

3. 如果有钱,花在人身上;如果没钱,和朋友合伙,大家都不发工资,白干活

很多人问“不发工资”吃什么?就吃他现在结婚买房子的钱就行。

4. 摆小摊,早盈利;如果不能早盈利,就早展示出投资价值。

别问我怎么做到这4点哈,真的不知道来问的人,知道了答案也创不了业;真的知道答案的人,知道了也不说!


本文是IT职场人生系列的第十一篇。

“找男友”就不写了,没经验。

半年前,正好同部门的一个小女生找到男朋友,好像也是IT人士。大家一起吃饭的时候,就聊到这个话题,当然,是从女方的角度。

一个问题,就是怎么判断这个男朋友是否值得托付终身。当时沉思良久,说出了这些现实而又令人倒吸一口凉气的话:

“主要问题不是他爱不爱你,而是他是否值得爱。男人还是要找有能力的,这不是说要抛开喜欢的人去攀龙附凤,而是要等到他证明自己的能力时再做决定;同样,也要鼓励他证明自己的能力。”

这整体上是一个理性思维的结果,可能不太适合最浪漫的爱情,但是很适合多数理性思考的IT人士。不过说实话,自己看看,都感觉很不浪漫,哈哈。

整句话是各种理论拼凑起来的,下面听我缓缓道来。

诸种“爱”的差异

母爱,是最伟大的爱也适合发展为博爱。其特点是“无条件的爱”,母亲会尤其爱护最弱小的子女。

父爱,是有条件的爱。其特点是“爱强憎弱”,父亲会优待最强大的子女,皇帝尤其如此。

情爱,是一种复合体,其起初像父爱是存在交易成分的,即所谓郎才配女貌;而后期则更多出现共事成分,即共同组建家庭,若有共同理想则最完美。

理解这一点对理解本文以下的主张会更容易一些。

从生物学理解雌性是怎样选择配偶的

“啊?”“嗯。”

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为何动物界都是雄性要费劲争斗,以博得雌性的好感?

雄孔雀要长大尾巴,公牛要顶角,雄狮要冒着生命危险厮杀,男人要拼命工作……

平时喜欢看Discovery,我不止一次看到母狮在自己的丈夫被挑战时袖手旁观,新狮王获胜后杀死了所有老狮王的后代,而母狮们一周之后就忘记一切恩怨,与他如胶似漆;因为新狮王代表新的更强的基因……

这是因为生理的差异,造成雌性无论能吸引多少雄性,都只能选择一个,与其共同为后代留下基因,因此她会谨慎选择其中的最强者,但一旦选择多半从一而终(同理也能推导出雄性的策略,你知道的)。

人类多进化了几百万年,有自己的社会行为方式,但是上述基因却仍然部分地存在。正视这一点不会让我们自愧与动物同伍,而是会让我们更理解男人的责任。

我是怎样被选择的?

中学、大学的社会性很弱,外语口语,演讲比赛,打打篮球,都可能吸引异性。整体上说,这时候的吸引力,是一种虚假的吸引力。

毕业以后呢?工作中的男人是最性感的!

工作能力 = 找女友的能力,这一点很重要。所以千万别把时间花费在“找”上面,而是花费在“工作”上面。当年我们有三个单身汉,最后在35岁的时候两个工作最上进的平时没时间出门的找到了意中人(当然他们自信地认为自己是“被找到”的),而另外一位工作不断退步但天天相亲的还在单身……

在丈母娘推高房价,房价推迟婚期的时代,找女友可以缓缓,工作要抓紧。

赵云说:“大丈夫只患功名不立,何患无妻?” 当时他无车无房,居无定所,唯有功名可以随身携带,就悟出了这个道理。

1921年的一大最后一天要转移到嘉兴,与会的一位陈公博居然因为要陪老婆逛上海而没去。毛摇头说:“革命志短,儿女情长”……

工作能力?

工作能力不是一个静态的、单一的属性。

收入、职位这些看似很拜金的内容常常被当作首选,是因为它们很客观很好度量,所以也要理解女性的选择。

学识,学习能力,上进心,则影响到未来的潜力。

而幽默、机智这些,都预示着人的智商较高。

即使这一切都没有,勤劳而认真地工作也会被认为“可靠”的男人,给自己加分。

而自信、善良、品行、可靠这些额外属性,都从侧面证明了上述信息真实无误,不是做给对方看的,也列入最受欢迎特性之列,甚至会超过被它们证明的内容。

共事

这个本来是冬吴相对论里边提到的公司长期发展的基础,但婚姻也是如此。

简单的共事,包括共同的家庭,抚养子女,共同的生活圈子,赡养父母等。它们是“交易完成”后延续爱情的基础。不过,还有更大的事业可共。

周恩来和邓颖超的革命爱情故事是一段佳话,而比尔盖茨与梅琳达的慈善婚姻也将流芳百世。这些共事所形成的关系牢不可破,不受双方地位升降、收入起伏、容颜变化乃至生死的影响。

常人可能难以在影响力上做到形似,但一生如能遇到一位知己,能为或大或小的共同理想奋斗,已经不虚此行

参考资料:

周恩来和邓颖超的一生是怎样的?

比尔盖茨与梅琳达


本文是IT职场人生系列的第十二篇。

最近移动互联网很流行,很多人都在学习IOS、Android编程。这也引起一个入行、改行的潮流。

那么,作为新手、老手,应该怎样选择自己学习的语言和技术呢?

本人从早期编程以来,实际使用并开发过商业软件的的语言有几种:C,TurboC++,C++Builder,VisualC++6.0, ASP.NET/C#,中间有很多次选择,配合为别人做的选型指导,写一篇文章供大家参考。

新手,老手

无论一个技术多么地过时了,都有人在做,而且做的人都是老手。

举个例子:若C++语言从业人数按时间排序分别是开始10万,中间100万,后来10万,则开始的10万中新老比例5:5,中间100万新老比例90:10,后面剩下的10万,新老比例1:9,那个1还是不识相的。

所以新手刚学编程,不要去学习旧的技术。不是说旧技术没有前途,而是旧技术里边全是高手,竞争激烈。这种激烈是一种“淘汰式”的而不是公平竞争的,进去的新人最可能被淘汰。

但作为老人,则有可能安心于旧技术。因为毕竟自己水平高,而且老旧技术随着人员的退出,基本薪金还会上升。老人也不太怕技术彻底过时,因为老人的出路不是学习更新的技术,而是学习业务、管理,寻找非技术出路。

新技术,老技术

如果刚开始学习编程,最好学习新技术。原因包括这样几个:

1. 技术和业务是同步的,新技术代表着新业务和新机会

比如早期的Fortan是为了科学计算;中间的C是为了嵌入式;C++是为了Client结构的管理系统;Java/C#则为了基于Web的互联网软件;最新的一些语言和技术则是为了移动互联网。

2. 竞争少

由于新业务总是膨胀状态的,而高手们又留在了老技术上,人才供求关系倒挂,刚开始比较好混。

即使那些水平一般的新技术程序员,也很容易找到工作。

3. 每个技术都有其生命周期

如果学习了旧的技术,没多久就得换了,得不偿失。

浅技术,深技术

某些技术整体学习的难度不大,而更新的速度却很快,称之为浅技术。比如Flash,UI设计,IOS/Android上小型软件,以及各种云的Client端的开发等。

另外一些技术则学习难度很大,更新较慢,称之为深技术。比如数据库,架构,各种云的Server端软件。

浅技术者应该多创新,多学习,多进化,多了解客户,多了解业务,要理解自己所学是要在众多开发者中独树一帜,让直接客户更加喜欢自己。

深技术者应该多积累,多深挖,多做大系统,多做性能优化,多了解架构,做技术领域的佼佼者。

比如一个常见的误区是有些原本做架构的程序员发现随便一个Android开发者职位工资都比现在自己高,就可能贸然转行。但实际上由于转入了浅技术,高工资是暂时的;未来若干年后新人会越来越多,竞争会非常激烈,到时候就可能会发现还不如留在深技术上积累。

这件事情曾经发生过。在10年前的互联网泡沫中,很多程序员转行做网站(使用FrontPage或DreamWaver等),但后来因为这个行当太好学了,大量兼职人员、高中毕业生也转过来了,造成很大冲击。在互联网泡沫后,网站建设变成一个蓝领工作。

这里不是鄙视浅技术的开发者,或鼓励浅技术的开发者向深技术转行,而是说根据自己正在从事的技术的深浅,要采取不同的学习和进化策略

比如如果还在做网站UI,就要不断探索新网站的UI方式,不要停留在FrontPage上(应该不会了,呵呵);而如果做后端,哪怕当年最“落后”的C++也仍然值得继续深入,不要三天两头地换。

本文的续篇位于:

IT职场人生系列之十五:语言与技术II


本文是IT职场人生系列的第十三篇。

很多技术人员工作几年后,都要面临未来的出路问题。

所有出路中,无外乎技术、管理、业务三个层面。

技术

技术本身也是一条出路,但是在之十二中曾经提到,有深技术和浅技术两者之分。

如果本来是从事浅技术的,建议走后面提到的业务中的产品经理路线。因为浅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很快,以前积累的经验很容易就过时了(虽然不完全如此),而且后起之秀们的竞争也非常激烈。

若想留在技术路线上,走“越老越值钱”的路线,则肯定要从事深技术,也就是大型系统的后台运营方面的技术。技术不容易过时,来自年轻人的竞争几乎没有。

这条路的最终结果是首席架构师,CTO这些举足轻重的角色。

管理

这是一条被误解很多的道路,本人也尝试过,虽然现在不能说“不走了”,但绝对换了一种走法。

纯管理路线有两种,一种是质量管理部、PMO、EPG、质量总监这些职位;另外一种则是项目经理、部门经理、事业部经理这些职位。

1. 过程管理

本人有大约两年不到的EPG生涯(EPG=工程过程组),负责制定公司的规章制度并监督其实施。刚开始的时候感觉不错,接触到了很多在做项目经理的时候接触不到而且很神往的东西。但后来才发现,由于没有办法深入到项目中,很难把事情推动地很深入。

这本身不是这个职位的问题,而是国内的大环境,即高层领导要么认为质量管理职位是个弄证书的职位,要么认为质量管理就是制定规范的“侧面部门”,总之不会把这种管理当作公司的根本大计来管。

时间长了,上很难真正与公司的业务结合,下一点点脱离了技术,最终很容易变成架空的“管理者”。我认识的几个走这条路的朋友,很多年后仍呆在原来的位置上,偶然换换公司,职位也很难变化。

2. 部门管理

因此个人感觉项目经理-部门经理-事业部经理的路比较好一些,在公司占据主干位置(日后会详述何为“主干”位置),前进的道路比较多。

不过走这条路,要防止变成监工,陷入海量会议中,时间被下属占用等失败情景。如何避免?简直可以写几本书了,突出的一点应该是德鲁克说过的一句话:管理者要关注自己对企业的贡献。就是在每月、每季度、每年总结的时候,不要像新闻联播一样列出自己很忙的证据,参加了多少会议,制定了多少计划,跟踪了多少项目……

如果是项目经理,要关注自己项目的营收、回款这些项目的本质内容;作为部门经理要关注自己部门的人员利用、技能提高、盈利能力;作为事业部总监应该关注自己产品线上产品的高低远近搭配、现金流、持续创新、市场位置等内容。

这些才是管理者对企业作出的贡献。

业务

说到业务,很容易让人理解为销售或市场工作,实际上业务是一种始终贯穿于所有职业道路中的内容,无论走技术还是管理路线,都首先要深入理解业务

作为技术人员,若不懂业务很容易南辕北辙,徒有一身本领而开发不好软件。

我们之前的一个企业,就有一位“扫地僧”,水平远远高于我们那些年轻的“新手”们,但是却独自躲在屋子里边,研发和维护一种企业战略之外的东西,而且已经研究了很多年了。现在转眼已经过去11年了,企业当前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产品,都是那些新手创造的。

作为管理人员,若不懂技术则很容易只能“管理”而不能“创造价值”。比如“研发总监”,绝对不能是一个只能管理人而不懂业务的,否则很容易陷入人事斗争不能自拔。

很多当年顶级跨国公司中国的老总跳槽后工作成果都很一般,就在于缺少对业务的深入理解(无论原来公司,还是新公司),因此浮在“管理”上,在新公司里边做不出业绩。结局就是离开了原来公司提供的平台,就逐渐陨落了。

懂业务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创业。小公司的第一个人也就是老板经常是做销售出身的,就是源于此。

当然做技术的也可能懂业务并创业,但纯技术高手创业的失败例子则很多,本人的第一次创业失败就是这样,产品做好了居然卖不出去。

现在回顾以往的职业生涯,如果从优先级排序是:业务第一,技术第二,管理第三。如果从发展路线图看,则是:技术,业务,管理。

上次与另一位老师聊天,发现他也持有相同的观点。

尤其是在移动通信、互联网软件横行的今天,怎么做不重要,重要的是做什么,把握住这一点,才能在未来占据稳固的职场位置。


本文是IT职场人生系列的第十四篇。

任何时候都会发现IT业是个变化迅速的行业,几年前还很时髦的技术,现在已经过时了;几年前还很热门的行业,现在也过时了。这种变化之莫测,别说我们普通人,连IT巨头们都经常犯错。

在这种多变的环境中,提前预测正确一条技术路线或业务路线,并顺利走下去成为其中高手的人少之又少;而即使偶然有几个高手,以前正确也不代表未来会正确下去。

在这种多变的环境中,那么IT人员该怎样积累经验呢?

浅知识,深知识

就像有浅技术、深技术之分一样,知识也分为深浅两种。

所有语言的语法、用法整体上都属于浅知识,他们很容易学习,也很容易在百度、Google上搜到,很难积累把一种语言上的浅知识积累到另外一种语言上,还很容易被新人超越

深知识则是指简洁性、易用性、易维护性、易读性这些更根本的知识,他们很难学习,网上找不到,而几乎所有语言的这些属性都相同

架构方法如三层结构、MVC等则属于另外一个层面的深知识,也属于跨语言通用的。个人喜欢那些明确支持MVC的语言如Java和ASP.net,因为这样的可积累性更强。

曾经有人把程序员分为四层:

1. 编写可用软件的,对应大学毕业生的状态

2. 编写高质量软件的,对应工作3年左右的职业程序员的状态

3. 编写精美软件的,对应工作6~10年左右的资深程序员的状态

4. 编写思想深邃软件的,对应工作6~N年左右,业务与架构完美统一的?员的状态(没想好叫什么名字)

一般到达3和4层面后,就不会太害怕技术、语言的更新和变迁的冲击,而获得下面提到的“境界般若”。

境界般若

百度百科载:境界般若指真悟道的人,智慧开发是无穷尽的,佛学的名辞叫做无师智,也叫做自然智。自己本有的智慧仓库打开了,不是老师传授给你的,是你自己固有的智慧爆发了,天上地下,无所不知。这就是境界般若。

《坛经》载:无尽藏尼对六祖慧能说:“我研读《涅盘经》多年,劫仍有许多不解之处,希望能得到指教。”慧能对她说:“我不识字,请你把经读给我听,这样我或许可以帮你解决一些问题。”无尽藏尼笑道:“你连字都不识,怎谈得上解释经典呢?”慧能对她说:“真理是与文字无关的,真理好象天上的明月,而文字只是指月的手指,手指可以指出明月的所在,但手指并不就是明月,看月也不一定必须透过手指,不是这样吗?”于是无尽藏尼就把经读给了慧能听,慧能一句一句地给她解释,没有一点不合经文的原义。

上述所说的,都是境界般若的状态。

深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就要升级为智慧,最终达到境界般若;就是一个高手来到新的环境中,即使对所用语言、技术乃至业务都不太了解,都能做出惊人之举。

2001年曾经来了两位合作伙伴的开发者到公司合作开发机顶盒,两人来了现问什么是CA(条件接收系统),原理是什么等等,我们对他们都不太看好。但结果是,他们在一个多月后就离开了,其留下的机顶盒在我们的测试实验室(实际运行的清华大学电视台)几乎从来没有出过问题;而另外一家一直“驻留”我们公司的程序员,则一直被Bug困扰,到我离开公司的时候他都还在。

如何升华所积累的知识

“般若”这种大智慧虽然很难得,个人感觉却也有修行的法门。

1. 少看书,多思考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遇到问题多思考,少去书上或百度上找。开始很累,最后就不累了。

在数据-信息-知识-智慧这条路上,很多人都卡壳在知识上。学了很多培训,读了很多书,但是却不能活学活用。

书上网上都只有知识,只有通过思考,才会变成智慧。知识有其适应的场景,而智慧几乎是通用的。

2. 多向外行学习

一个行业固有的问题,常常是因为这个行业长期使用固定的方法思维造成的,在另外一个行业中早就不是问题了。

3. 永远相信自己能找到答案

万勿松懈,不要因为问题已经存在很久了就认为不能解决了;不要认为百度不到答案,就没有答案了。


本文是IT职场人生系列的第十五篇

本篇延续了技术与语言I的内容(之十二),搜集了之后大家的一些评论和我的反馈,整理在这里。

“新人学老技术有风险”的实质

其实不是说老技术没有学习的价值了,而是指新人依托老技术存活,风险很大。

我自己曾经是一个C++高手,心里很清楚如果自己亲自”无私地“带领一个徒弟,要让他学到我的水平,没有5年做不到;而如果一个人要自学超过我,那可能是10年的事情了(本人编程10年,当年也跟了个师傅才有今天);何况这5年和10年里边,我也在成长,所以几乎是一个无望的竞争。尤其是如果业务市场萎缩,一般水平的人退出,而只剩下高手的老技术。
这种竞争的残酷性,不是来自于技术新旧,也不是来自于人的差异,而是来自于起跑线的不同
这是为什么我建议新人尽量学习新技术的原因,毕竟起跑线是公平的。

不想放弃老技术,怎么办?

1. 若从事老技术(比如嵌入式,很多都是老技术)

若想获得突破,就应该另辟蹊径。

典型的,在技术中多融入应用的概念,也就是换应用领域,换用户体验
比如360杀毒软件,其所用语言、业务领域,都与以往杀毒软件没有本质区别,但是其突破在于更人性化,更易用,更明白用户要什么。因此360在衡量人员的技术水平的时候,就不会单独看技术本身,从而给有想法的新人留下了空间。

在嵌入式、移动互联里边也肯定存在同样的事情。

第二种则是引入新思想

我们曾经有一次是软件服务器后台用C++,机顶盒则是使用C(相对较老)。后来机顶盒里边总是有问题,就让做后台C++的帮助看一下。

结果发现C由于不是面向对象的,里边有很多设计不合理的地方。帮忙的人就利用面向对象的思想,把整个结构重新整理了一下,立刻就干净多了。因此如果你到了一个C环境,就可以尝试学习一下比C更新一点的C++,来超过一直在用C的老手们。

这个在下面还有一种相反情况的介绍。


2. 若从事新技术,应该顺便学习老技术

老技术既然能存在这么久,自然有其道理。若从事新技术,应该多去学习老技术之神。

比如C#是一种很灵活的语言,其特点在于可以让很多不太会编程序的人拿起控件就能使用,但缺点也就出来了:这些控件多数MVC不分离,极难重构,用一次造一次,灵活度有限。

所以像我们这些从C++转来的程序员,就会毫不犹豫地选择MVC架构,除了SQL用LINQ取巧之外,其他地方都用“相对笨拙”的方法实现。但是结果却是:一旦实现,就很容易维护、重构、改造,可保未来5年即使业务千变万化,架构依然稳定。

曾经有一篇文章说MVC把Asp.net变复杂了,本来高中毕业生就能做的工作,弄成要有很深厚的根底才能做的工作了。不过对于老手而言,这种深技术思维反而更好,就不会因为转行到新的技术上,而与新手竞争;反而是利用更困难但更有效的架构能力,获取新的起跑线优势,拉开距离




这是IT职场人生系列第十六篇。

本文描述的是入职前半年的工作要点,新手和老手的差别很大,所以分开写。

最近外出培训四天,没来得及面试,回来的时候很看好的一个刚毕业一年的asp.net程序员被人录用了。作为刚工作不久的新手,到一家新公司的前半年应该做些什么事情呢?

“不要”篇

不要过问企业战略、企业文化

很多新手选择企业的原因都是“企业很有发展”,或“在业内很有名气”,因此去了以后对企业战略、企业文化这些八杆子打不着的东西都很感兴趣,并且还能说道一番,是一个大忌。

一个企业形成这些内容绝非一年两年的事情。我们曾经总结过企业文化,好的词汇是可以随便罗列一番的,但是要说哪个词汇是过去一年乃至几年中起到决定效果(尤其是有切实体会的),未来几年乃至十年中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则非常困难,需要字斟句酌。

所以,绝非是新手要过问的内容。

以后会有文章讲到企业文化的“信、解、受、持”是个很复杂的过程。

不要和新手们挤在一起

刚入职的时候,很习惯一堆新来的人挤在一起,尤其是刚刚一起参加了新员工培训的几个,而忽略了与老员工的融合过程。

应该经常和自己的团队呆在一起,潜移默化地就能融入团队,还能顺便了解企业。

“要”篇

赶快找一个师傅

最多一周以内,必须物色一个师傅或多个候选人。一般而言,是自己的直属组长。

不过认师傅有个诀窍,就是不要为了“跟师傅学习”而认师傅,因为师傅会不胜其烦。

那怎么认呢?要以帮助师傅工作为目的认师傅。因此要经常问师傅有什么工作要帮忙的,从测试到调试到新任务,都不要拒绝。

常请师傅看看代码

很多公司未必有代码审查、师徒制度等等,所以要想尽快了解业务或学习技术,一定要多与师傅沟通。

沟通过程要多听取师傅的意见(前提是选对了师傅),师傅就会感到“孺子可教”,又能帮助自己完成一些任务,因而也就愿意提供指导。

“少说怎么做,多问为什么”

这个算是新手的终极口诀。

有两种新手最愁人了,第一种你说什么就做什么,半懂不懂也不多问,最后结果惨不忍睹;第二种则总认为有一种比你安排的更好的做法,不断给出新的建议,就是不按你安排的做。

第一,一定要按师傅安排的做,因为师傅在公司呆得久了,一定知道很多难以用语言一句两句说明白的事情,比如以往旧有技术的限制,导致了某些做法“不是最好的”;

第二,问一句“为什么”,了解这样做的真实意图、原因、限制,以便把事情做得更好。


这是IT职场人生系列的第十七篇。

这里所说的高手,大约比项目经理还要高一些,大致在产品经理或部门经理的层面上;但项目经理也可以参考。

之前新手入职的要点是找到自己要帮助的人,和要帮助自己的人(是同一个人);高手入职的特点,则是证明自己的能力。

不过说起“证明”二字,还是很有说法的。

大胆说出看法,但不固执己见

这个是全部口诀,下面是若干相关问题,逐一探讨。

领导到底信任还是不信任我?

作为高手(比如部门经理级别),在招聘之前往往被灌输一个概念:我们充分信任你的能力,请来我们这里大展宏图吧。这个其实是有水分的。

多数高手被招聘来的时候都是被寄以厚望的,但说归说,对于一个“非我族类”的新人,领导及各方都还是持有保留态度的,因此不要把自己太当回事。

是否应该发表意见?

很多人入职之后都习惯先观察,防止树敌,防止张扬。

出发点很好,但在发表意见这件事情上,绝对不要保持低调。因为除非在企业要待的时间很长,否则早期的“低调期”,其实很短,多半也就半年一年的时间,如果一直唯唯诺诺,很快时间就虚度了。无数次看似成熟圆滑的会谈,最后组成一个暗淡的职场人生。

所以若想在有限时间里边证明自己的能力,在每件事情上还是应该发表意见的,而且意见要鲜明(请参考“火星人谚语系列之三:正确的答案一定简单”);各种圆滑而无用的答案,对企业和自己都是伤害。

企业无所适从,自己时间长了也失去了应有的判断力,总是认为这也行,那也行。

这甚至会成为一种思考习惯:第一想法是如何回答才能圆滑,而不是这件事情应该如何。短期看似很成功,长期而言则对企业和自己的能力都是一个巨大损害过程。

是否应该坚持意见?

不,不要坚持意见。这个才是要保持低调的地方。

如果有十件事情,都按自己说的做了,也都成功了,可以证明自己是正确的;但如果都没有按照自己说的做,但都失败了,也一样能证明自己的正确性。唯一的前提是,自己一定要发表过正确意见。

所以说,要大胆发表意见,但不固执己见。

同样,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让我们自己检验自己的意见是否正确。不过,很多人都会很快忘记自己作出的错误判断,而对自己的正确判断念念不忘。这个在未来一个叫做“出窍”的火星人技能中会有所描述。

之后?

当我们越来越多地说正确的话的时候,领导无疑就会发现这一点,从而按照我们的正确意见去处理问题。

所以,在自己能控制的范围内做正确的事,在自己不能控制的范围内说正确的话,一点点共振起来。

突然发现,在IT职场人生系列之六:员工的公司观 已经有一些与此相关的内容,可以参考。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